保险新开发产品预定利率将告别3.5%?

“如果你看不起3.5%终身复利的增额寿险产品,很快就说再见了”“3.5%预定利率将告别历史舞台,抓紧上车”……近期,记者注意到,不少保险代理人在朋友圈发消息或相关公众号发布推文称,保险新开发产品定价利率或从3.5%降至3%,并呼吁广大消费者抓紧时间抢购。

4月23日,记者多方求证了解到,广州多家寿险公司目前仍未接到正式通知。业内认为,下调利率的考虑,主要为避免保险公司面临长期利差损风险,或将导致新开发人身险产品价格提升,消费者购买时仍需清楚自己的需求以及未来缴费期间的收入预期,除了关注收益率外,还应关注保险责任的全面性、保险服务的广泛性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保险定价利率将下调?广州多家寿险公司回应:“未接到通知”

记者注意到,近期许多增额终身寿险相关的公众号也不断地借“定价利率即将下调”的由头,对一些增额终身寿险产品进行营销推广。宣传中不仅有对即将于近期下架产品的“倒计时”推广,还会对此前已经下架的产品进行“限时返场”推广。

增额终身寿险再现“炒停潮”背后,有消息称:近期监管部门正陆续召集相关保险公司开会,主要内容是进行窗口指导,要求寿险公司调整新开发产品的定价利率,控制利差损,要求新开发产品的定价利率从3.5%降到3%。

与此同时,为引导人身险业降低负债成本,加强行业负债质量管理,银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前期召开座谈会,重点内容包括:负债成本情况、负债与资产匹配情况、对公司负债成本合理性的判断、降低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对公司和行业的影响等。

为此,记者向相关业内人士以及广州多家寿险企业求证了解到,目前还未收到正式通知。有寿险公司表示:“上级已与公司总部沟通,会涉及产品调整,但目前还没有通知。”“这件事打了很久‘预防针’,我认为会兑现,但估计这种‘促销’还会继续一段时间。”某保险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业内有分析称,下调利率主要为避免保险公司面临长期利差损风险。虽然评估利率的调整不影响偿二代下的会计准备金和偿付能力,但超过评估利率上限的产品预计今后难以获得审批通过,因此信号意义较强。

影响:

预定利率下调或导致新开发人身险产品价格提升

何为预定利率?与我们理解的“收益率”有不同?记者了解到,预定利率是保险产品的定价利率,据此计算保险产品的价格;保险产品的收益率是消费者从保险金或现金价值中获得的实际投资收益率,一般来说,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的收益率低于预定利率。

若保险新开发产品预定利率下调,影响几何?中原金融营业总监李智峰告诉记者,这意味着,未来保险“爆雷”的风险更小了,对产品和行业发展而言更健康。“特别是这次提到的万能险保底利率下调,反而有机会提高万能险投资的风险偏好,实际收益有机会更可观。”李智峰说。

“预定利率的下调,将直接影响新开发的人身保险产品定价,一方面导致新开发的人身保险产品价格提升,另一方面也提升了现有在售产品的竞争力。对于防范保险行业可能出现的高额利差损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副秘书宋占军告诉记者。

东吴证券测算发现,预定利率越低,毛保费上涨幅度越大。当预定利率从3.5%下调到3.0%后,年金险、终身寿险、定期寿险、两全险和健康险对应毛保费涨幅分别为18.4%、19.5%、3.5%、7.5%和 16.4%。短期险和以保障功能更强的长期险产品对于利率敏感度相对不高。“短期来看,引导降低负债成本将大幅刺激产品销售,尤其是普通型养老年金及10年以上的普通型长期年金,老产品停售炒作难以避免;长期有望引导人身险公司降低负债成本。”东吴证券分析称。

业内提示:

消费者需明确自身需求及未来缴费期间收入预期

去年11月,中国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发布《关于近期人身保险产品问题的通报》称,近期随着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受到市场关注,个别公司激进经营,行业恶性竞争现象有所抬头。点名了3家公司的4款增额终身寿险产品,涉及问题包括:产品定价假设的附加费用率较实际销售费用显著偏低、利润测试的投资收益假设与经营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并要求这些公司立即停止销售有关产品,进行全面排查整改。

“单纯从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尤其是当前市场热销的增额终身寿险来看,在售的保险产品从收益率的角度会优于未来新开发的人身保险产品。但一款保险产品不仅要看收益率,还应看保险责任的全面性、保险服务的广泛性,此外,万能型、分红险人身保险产品实际上还是保持较高的收益率,消费者可以选择的面很广,没有必要集中抢购保险产品。”宋占军提示。

业内提醒,消费者还是需要更清楚自己的需求以及未来缴费期间的收入预期,因为储蓄险热销的同时,也有很多老客户选择退保。“目前也还是有很多保险把保额递增的年化增长率写成高于3.5%,但实际却不高;如果实际内部收益率是达到年化3.4%以上,那还是算比较高的长期保证收益。”李智峰告诉记者。

文、表/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方圆

关键词: